软工-网络1412 (集美大学)

  • 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一、总结自己的alpha 过程 1、团队整体情况: 一开始做需求分析的时候大家都表现不错,到后面需要实际应用,需要代码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就比较多,敏捷冲刺的时候我们团队表现较差,代码不够完善,没有每天都有代码签入,导致成绩偏低,上周演示的时候组长刚好生病请假我们又推迟到这周周二,分数也相应降
    叶华琴   2017-05-15 18:54   2   157
  • 个人作业3——个人总结(Alpha阶段)

    个人总结 我们在alpha 结束之后, 每位写一个博客, 总结自己的alpha 过程, 同时,大家一定会在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 结合你的读书(教材,博客,参考书), 实践, 提出关于软件工程的 5 个问题。 Alpha阶段个人总结: Alpha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有很多收获。首先,我明白了团
    lqwe   2017-05-15 18:36   1   192
  • 个人作业3——个人总结(Alpha阶段)

    1、个人对alpha过程的总结 在alpha阶段我们团队也在磨合中慢慢的变化,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老师以及助教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踉踉跄跄但是还是做出了一个作品出来,可能没功能完善以及美观易用方面还不是那么完美,可是它也是对我们的肯定。在这里我学习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团队的力量总是比一个人的力
    阿坚044   2017-05-15 18:18   1   134
  • 个人总结

    一、问题 1.组长和组员应该是处于什么关系?平等?上下级?还是服从关系?平等会让组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好,但是也会让组员之间比较随意,这样组长会失去一定的威严;上下级和服从,如果组长实力不足的话,会让组员不服和抗议,之间的关系也不怎么好滴;很是纠结; 2.分配任务时,组长应该怎么分配;首先组长必须掌握了
    尤少辉   2017-05-15 17:47   1   264
  • 个人作业3——个人总结(Alpha阶段)

    一、对alpha 过程的总结 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敏捷冲刺,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的。首先,大家之前都没有接触过app开发,大多数组员基础几乎为零,而我的编程基础又很薄弱,可能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尤其是在课业繁重的情况下,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最终完成了Alpha阶段的任务,不
    olivia-sun   2017-05-15 11:02   2   243
  • 个人作业3——个人总结(Alpha阶段)

    一、 总结自己的alpha 过程 1.团队的整体情况 我们团队做得是实验报告查重系统,基于web来实现,因为团队之中个人的编程水平不同,所以刚开始开发时有点磕磕绊绊的,到了后期就好很多了,每个人都非常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最后大致完成了alpha版本的要求 2.我做了哪些工作 团队部分博客;项目需求
    belong033   2017-05-15 10:49   2   163
  • 个人作业3--个人总结(Alpha阶段)

    一、 总结自己的alpha 过程 1.团队的整体情况 我们团队做的是英语词典app的开发,这个是基于安卓来编写的,由于我们团队的成员在此之前都没有接触过,在一边学习的同时一边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实话实说很艰难。Alpha阶段我们团队在最后期限内基本完成了相关的工作,由于可用时间不多,所以这项任务真的
    海是蓝色的   2017-05-15 09:45   2   28
  • 个人作业3——个人总结(Alpha阶段)

    一、 总结自己的alpha 过程 1.团队的整体情况 在alpha阶段,整个团队完成效果不好,进度比较慢,队员状态比较差,有时候进度几乎为零,还好最后还是能够完成部分功能。 2.我做了哪些工作 在团队中我是PM,不算合格,没有很好督促队员各自任务完成的进度,在分配任务中有时候比较拖。做的一些工作包括
    _YJc   2017-05-15 09:25   1   187
  • 个人作业3——个人总结(Alpha阶段)

    一、问题篇 1.在《构建之法》的第一章1.2.1 软件的特殊性中学者们总结的五点里的第一点复杂性,在其中说到,“大型软件有超过数百万行的源代码,上万个不同的文件,而软件工程师通常一次只能看到30-80行源代码,他们的智力、记忆力和常人差不多”,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我们去排错,那将是非常困难,
    王大节   2017-05-14 20:46   2   182
  • 个人作业3——个人总结(Alpha阶段)

    一、问题集锦 【问题一】在本书对于师生关系的讲解中提到,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健身教练/健身学员”。我认为“老师/学生”本来就是一种明确的关系,老师授业解惑,学生学习吸收。而再将这种关系比喻为健身教练与学员,难到不是多此一举吗?即便如此,在书中提到,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目标也未必相同,老师会以不同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话虽如此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大家布置的任务与要求确是完全一致,并没法做到根据每个人的...
    cholin_Fang   2017-05-13 20:41   5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