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结构:第八章学习小结
一、本章小结 1.根据时间复杂度的不同,常见的算法可以分为3大类。 1).O(n²) 的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 简单选择排序 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折半插入 2).O(n log n) 的排序算法 希尔排序 归并排序 快速排序 堆排序 2.根据是否受到待排序对象初始排列影响,可分为 1)受到待排序对象的初 -
数据结构第八章学习小结
几种常见排序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 这周的作业: 判断题基本上都是关于各种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及排序方法是否稳定的问题,看着上面这张图就可以答了,不是特别难。 选择题 下列排序算法中,哪种算法可能出现:在最后一趟开始之前,所有的元素都不在其最终的位置上?(设待排元素个数N>2) (2分) A. -
数据结构:第八章学习小结
1 概述 2 待排序记录的存储方法 3 排序算法的效率评价指标 4 时间效率 5 排序速度(比较次数与移动次数) 6 空间效率 7 占内存辅助空间的大小 8 稳定性 9 A和B的关键字相同,在排序之后先后顺序保持不变 10 11 内部排序 12 插入排序 13 直接插入排序 14 利用顺序查找 15 -
第八章学习小结
-
数据结构:第八章学习小结
第八章主要学习了排序方法。而排序方法中我们又主要学习内部排序。内部排序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扩大记录的有序序列长度的过程,可分为插入类、交换类、选择类、归并类和分配类。由于代码效率的评价指标包括时间效率(比较次数与移动次数)、空间效率及稳定性,所以接下来我要一一记录下这些排序类的步骤以及从以上三个方面判断 -
第8章学习小结
排序的概念:将一系列数据按照某个关键字进行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列起来 排序的方式: 1、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 一 一比对 折半插入排序:在已经拍好的序列中插入,适合初始记录无序、n较大的情况 希尔排序:待排序的关键字基本有序->效率较高 分组插入,先分割(相隔某个增量的记录),对每组进行直接插入 -
数据结构:第八章学习小结
第八章 排序 一、内容小结 1.排序:按关键字的非递减或非递增顺序对一组记录重新进行排列的操作。 2.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 前者指的是待排序记录全部存放在计算机内存中进行排序的过程; 后者指的是待排序记录的数量很大,以致内存一次不能容纳全部记录,在排序过程中尚需对外存进行访问的排序过程。 3.内存排 -
第八章学习小结
这一章是这学期最后一章了,主要学了排序的基本概念、插入排序、交换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等排序的相关知识 排序分为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主要学了内部排序。内部排序分为插入类、交换类、选择类、归并类、分配类 插入排序分为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和希尔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是把后面的数字和前面排列好的数组进 -
第七章学习笔记
查找: 基本概念: 查找: 1.静态查找(查找过程中不改变原本的数据) 2.动态查找(查找过程中对原来的数据进行改动) 关键字: 数据元素(或记录)中某个数据项的值 平均查找长度ASL(Average Search Length): ASL = Σni=1 pi ci 其中n为查找表中元素个数,Pi -
第七章学习小结
第七章学习了线性表,树表和散列表(也叫哈希表)的查找 一、 1.线性表的查找有:顺序查找,折半查找和分块查找 2.树表的查找与其结构有关,树表的结构主要有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B+树和B-树。 1)二叉排序树的查找过程与折半查找类似,时间复杂度都是O(log₂n),但区别在于折半查找用的是有序的顺